西宁保温材料安装后的验收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:
外观检查
表面平整度:保温材料表面应平整,无明显凹凸不平、裂缝或破损。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,允许偏差一般不超过 5mm。
接缝严密性:保温板之间的接缝应紧密,无明显缝隙。对于采用卷材或板材的保温系统,相邻板块之间的缝隙应不大于规定值,如 2mm。
色泽均匀性:保温材料的色泽应均匀一致,无明显色差。如果是喷涂类保温材料,应检查喷涂是否均匀,有无漏喷、流坠等现象。
尺寸与位置检查
厚度: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采用钢针插入或尺量检查,每 100㎡保温面积应抽检不少于 5 处,每处测量不少于 3 点,其厚度的负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厚度的 5%。
安装位置:保温材料应安装在设计指定的位置,不得有偏移、错位等情况。例如,在墙体保温中,保温板应与基层墙体紧密贴合,阴阳角处保温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,保证墙角的垂直度和保温效果。
性能检测
保温性能:可通过热流计法或热箱法等专业检测方法,检测保温系统的传热系数等指标,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。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建筑,也可采用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检测,查看保温层是否存在热桥、漏热等问题。
防火性能:如果保温材料有防火要求,应检查其燃烧性能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规定。可通过查看产品质量证明文件、进行现场抽样送检等方式进行验证。例如,对于 A 级不燃保温材料,应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不燃烧、不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。
防水性能:对于有防水要求的保温系统,如屋面保温,应进行淋水或蓄水试验。淋水试验时间不少于 2 小时,蓄水试验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,观察保温层表面及基层有无渗漏现象。
固定与连接检查
固定方式:检查保温材料的固定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如采用粘结、锚固或两者结合的方式。粘结剂的涂抹应均匀,粘结面积应达到规定要求;锚固件的数量、位置、锚固深度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,一般每平方米的锚固件数量不少于 4 个。
连接牢固性:保温材料之间以及保温材料与基层之间的连接应牢固,无松动、脱落现象。可通过轻敲或拉拔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查,对于拉拔试验,其拉拔力应不小于设计规定的数值。
资料审查
产品质量证明文件:检查保温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,包括产品合格证、质量检验报告、性能检测报告等,确保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。
施工记录: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,如保温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、施工日志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,了解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,有无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。
设计变更文件: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有设计变更,应检查相关的变更文件是否齐全,变更后的保温系统是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。